审定编号:豫审玉2010010
选育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9天。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片左右,株高250cm左右,穗位105cm;幼苗叶鞘浅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芽鞘浅紫色;雄穗分枝密,花药浅紫色;花丝深紫色,苞叶中;穗圆筒型;穗长16.6cm,穗粗5.5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3.5粒;黄粒,白轴,粒籽半马齿型,千粒重352.8g,出籽率88.9%。
产量表现:
2008年,新科19参加河南省第一年4000株(二)组区域试验,亩产699.0kg,比郑单958(CK)增产7.7%,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2位,全省12个试点11点增产1点减产;2009年继续参加河南省4000株(二)组区域试验亩产591.4kg,比郑单958(CK)平均亩产544.1kg增产8.7%,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2位,全省11个试点全部增产;
综合两年23点次的试验结果:该品种平均亩产647.5kg,比郑单958(CK)平均亩产598.9kg增产8.1%,居试验第一位;增产点数:减产点数=22:1,增产点比率为95.7%,丰产性好,稳产性好。
2009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9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亩产601.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7%,居参试品种第2位。
品质分析:
据2009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该品种多点套袋果穗的籽粒混合样品品质分析检验报告:粗蛋白质10.71%,粗脂肪4.02%,粗淀粉74.67%,赖氨酸0.31%,容重738g/L。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国标;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2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1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2等级部标。
抗病鉴定:
综合2008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和2009年河南农业大学对该品种进行人工接种表明:新科19高抗大斑病(1级),中抗小斑病(5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高抗瘤黑粉病(0.0%),抗茎腐病(5.4%),高抗矮花叶病(0.0%),中抗玉米螟(5级)。结合田间发病情况判定,该品种综合抗病性较强。
适宜地区:
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适宜夏直播,一般在6月10日左右播种,该品种为中大穗品种,适宜种植密度4000株/亩。
2、合理施肥:适当增施肥料,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施好基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
3、浇水和病虫防治:浇好第一水,保证一播全苗,重点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