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新稻11号幼苗叶较小,挺直,色较淡,生长清秀。本田期株型较紧凑,叶片上举,主茎19-20片叶。株高89cm,比豫粳6号低10cm左右。茎基部节间短。亩成穗数25-30万。穗呈纺垂形,半直立,着顶芒,籽粒密度较大,穗长15-17cm,每穗枝梗数8-12个。每穗籽粒数11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3g左右,谷粒椭圆形。米质优。
2 、生物学特性:在沿黄稻区作麦茬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略短于豫粳6号(早熟1-4天)。分蘖力很强,成穗率80%左右,谷草比1.1:1,抗倒伏,抗病性 好。
3 、品质: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分析,出糙率83.6%,整精米率67.9%,垩白粒率8%,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6.4%,胶稠度87mm,粒长4.7mm,长宽比1.7。综评达GB/T17891-1999一级标准。 4 抗性: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新稻11号对白叶枯病表现抗病,对纹枯病表现中抗。
产量表现:
2000、2001两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2 kg,较第一对照种豫粳6号(高产种)减产5.4%,不显著;较第二对照种黄金晴(优质种)增产10.7%,达极显著。最高点亩产达715.0kg。 减产1.7%,较第二对照黄金晴增产17.8%。 2002年良种良法配套在原阳县种植390亩,平均亩产608.5 kg,其中一块7.9亩,亩产高达693 kg。
适宜地区:
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种植,新稻11号适宜于河南及苏北、皖北、鲁中南等地推广种植。
栽培要点:
1、稀播培育适龄壮秧。一般于“五一”前后播种,每亩秧田播量30-40 kg,秧龄40-45天。
2、宽行小墩插植。新稻11号分蘖力很强,成穗多,属典型多穗型品种。适当放宽行距、减少穴插苗数,易于发挥、协调穗数及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试验证明,以行距27-30cm,穴距13cm,穴插2-3苗为宜。
3、合理施肥。在亩施二铵15kg左右作底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再追纯N 14kg左右(栽后15天内施入总N量的80%左右)。中后期注意施好攻穗肥和保花增粒肥,灌浆期喷芸苔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保活熟增粒重。
4 、科学灌水。前期浅水促苗,中期见湿见干,够苗适当晾田控制无效分蘖,打苞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浆成熟期勤灌跑马水,前水不见后水。不要过早停水,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