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一、品种特性: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562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著名育种专家邹崇顺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利用分子标记结合聚合杂交和轮回选择等先进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目前已授权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采用最新鉴定的油菜细胞质不育系A4为母本和强优势恢复系Y03杂交而成,该组合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油菜,具有产量高、耐产、耐涝渍、抗冻害、抗病毒等突出优良性状 。
在2007年国家区试长江下游组通过区试的品种中产量居第一位、产油量居第一位、品质最优,2007年区试中平均单产产量达到212.9公斤/亩,最高单产255.7公斤/亩。
二、区试表现和示范结果
以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5628在2005-2007年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下游片)通过区试。2005-2007两年试验结果,共17个试验点,13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190.4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该品种株高较矮,仅164.7cm;分枝部分39m,为参试品种最低;分枝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85.25个,每角粒数22.25粒,千粒重3.81g,菌核病发病率17.4%,病指为9.5,病毒病发病率9.65%,病指4.9, 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中抗,病毒病鉴定结果为中抗,抗倒性较强,不育株率平均为2.34%。含油量平均为44.02%,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1%和0.0%,硫甙含量分别为17.54umol/g(饼)和17.0umol/g饼)。产油量两年平均84.02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加5.59%。
2006-2007年在湖北省江陵区生产示范0.7亩,田间测产296.4kg/亩,实收产量285.1kg/亩。同年度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伙牌镇示范,田间测产241kg/亩,实收产量217kg/亩。2007-2008年度全国各地安排40个式、示范点均表现良好。
三、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 育苗移栽油菜播种期,长江上、中游9月10-15日(作菜苔用并收油菜籽的育苗播种期还提早(5-7天)播种,直播油菜播种期为9月下旬;长江下游及黄、淮南部可适当提前5-7天播种。
2、科学施肥 按亩产200kg油菜籽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计算,需施纯氮18-20kg,磷肥25kg,钾肥8-10kg,硼砂(有效硼含量大于或等于11%,1.15kg。施肥方式为重施底肥)氮肥的70%和磷、硼肥全量),其余30%的氮肥用作苗肥和苔肥,特别强调早施苔肥,苔肥在12月底以前施用。
3、合理密植 每亩种密度依田地的肥力水平而定,肥力水平高的田块亩移栽株数在7000-8000左右,一般肥力的田块亦不超过10000株;直播田为15000-20000株。
4、田间管理:(1)苗床田:苗床田与大田的比例为1:5,选择在水源方便的地方,深耕、耙细、整平,施足底肥,雨后保墒或灌水后播种。(2)大田整地:整地要求同苗床田,如免耕法种植,不需整地,但都要开沟,做到厢沟通腰沟、腰沟通围沟,沟沟相通,雨停田干;厢面的宽度以2米左右宽为宜 。(3)育苗田在子叶的三叶期定苗,每平方米留苗80-90株。并用150ppm浓度的多效唑控苗;直播田在子叶2-3叶期进行间苗,4-5叶期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25-33株(4)育苗田的苗龄在30天左右以内移栽,严防高脚苗。移栽后马一浇定根水,成活后轻追苗肥,并中耕除草。(5)喷施硼肥,如底肥未施硼砂或苗期叶片出现缺硼症状,应在苗期或抽苔期补施硼肥,有用效硼含量大于或等于11%的硼砂50g溶于温水中,加水30-50kg喷洒在叶面上,一般2-3次;若花期出现缺硼病症状,可施速效硼进行补救。(6)收获时间,主要是看油菜主轴中部角果内的油菜籽呈黑褐色时收获。
5、病虫治理:苗期主要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害虫;油菜初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每亩每次用40g的菌核净200g加水50kg,喷洒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上,如在24小时以内下雨,应重新施药,一般防治1-2次。
6、技术关键:(1)移栽油菜育苗苗龄控制在30天以内;(2)硼肥必施,硼砂的有效硼含量必须大于或等于11%;(3)早施苔肥,苔肥的施用时间在12月31日前;(4)收获时间,在油菜主轴中部角果内的油菜籽呈呈黑褐色时收获可获得最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