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亲本组合为矮早781/皖宿8802。该品种弱春性,株高80cm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熟期同“豫麦18”。一般亩穗数35-40万,每穗30-4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穗纺锤型,芒长中等,白壳,白粒,粉质。综合抗性较好,籽粒品质好。2001-2002年安徽省生产试验混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该品种容重790g/L,籽粒蛋白质含量11.23%(干基),湿面筋含量23.3%(14%水分基),沉降值13ml,粉质仪测定的面团吸水率54%,形成时间1.4分钟,稳定时间0.9分钟,软化度142E.U,评价值34,拉伸仪最大抗延阻力165E.U,延伸性16.3cm,面积38.4㎝2,属弱筋小麦。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春性组区试,平均亩产504.8公斤,较对照豫麦18增产9.19%,差异极显著,居供试品种第2位;2001-2002年安徽省淮北片春性组区试,平均亩产429.8公斤,较对照豫麦18减产0.02%,差异不显著,居供试品种第5位。2001-2002年安徽省淮北片春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公斤,较对照豫麦18增产2.95%,差异不显著,居供试品种第1位。2001-2002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平均亩产476公斤,较对照豫麦18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居供试品种第3位,在各点的产量位次均较居前,适应性好,2002-2003年将在继续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2002年安徽固镇县示范种植,100亩平均单产432公斤。
该品种2002年7月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适于沿淮及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为了稳定饼干小麦品质,应调减基、追肥氮肥的比例,一般基肥占70%-80%,返青肥占20-30%,少施或不施拔节孕穗肥。生育后期宜喷施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