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粤泰A×R938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
品种类型: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审定编号:闽审稻2006A01 、渝审稻2006003、 赣审稻2004011、 苏种审字第351号
特征特性:比对照汕优63迟熟5.4天。该品种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韧,叶片挺直,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穗头小,着粒密,抗倒性好。株高114.2厘米,亩有效穗18.0万,每穗总粒数161.8粒,实粒数121.2粒,结实率74.9%,千粒重26.5克。出糙率78.7%,整精米率54.5%,垩白粒率35%,垩白度4.9%,直链淀粉含量24.50%,胶稠度68mm,粒长7.1mm,长宽比3.4。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3级,叶瘟3级,穗瘟0级。熟相好。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但易感稻曲病。每亩茎蘖数达18万时开放水搁田,宜重不宜轻,以增强后期抗倒性。
产量表现:在1997-1999年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33.2公斤,比汕优63增7.0%,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536.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95%;2003年平均亩产563.8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显著水平。2003年参加福州市晚稻区试,平均亩产44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6%,增产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44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5%,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福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6.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7%。
适宜地区:福州市作晚稻,江西全省各地均可。重庆稻瘟病非常发区作一季中稻,江苏苏中及以南中籼稻地区种植。